今天我们将介绍中科院一区的顶尖期刊《生物医学》 (Biomedical),这是一份在工程学领域备受认可的国际期刊。然而,关于《生物医学》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有观点认为这本顶尖期刊存在“水刊”的现象!这一说法是否成立呢?
从发文量来看,《生物医学》近几年的数量确实在不断攀升。十年前发文量仅超过1000篇,而如今在短短十年内增长到三倍以上!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生物医学》的年发文数已达到3813篇,其中2772篇来自中国地区,占比高达72.7%!
尽管发文量持续增长,《生物医学》成功控制了自引率,原本高达30%的自引率在短短8年内降低至约15%,并在近几年保持在这一水平。其影响因子 (IF) 也不断上升,近两年更是显著攀升,从众多期刊中脱颖而出。那么,2025年《生物医学》的IF是否还会继续上升呢?
影响因子的发布通常要等到来年年中,这为什么呢?根据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理论上在年底或次年1月份就可以发布期刊IF。尽管已有前两年的文章数确定,由于期刊之间有固定的出版周期,部分期刊可能会在年底发布所有文章,且WoS数据库的收录也需时日。因此,最终的期刊影响因子计算需在所有文章发布并收集引用数据后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以便进行公平的同行比较。
实时影响因子 (Real-time IF) 是什么?它如何为来年的影响因子提供预测?可以按照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得出期刊的实时IF。例如:2024年实时IF=某期刊2022年至2023年发表文章在2024年的被引次数/该期刊2022年至2023年发表文章数。由于年度尚未结束,引用数可能偏少,我们可以按当前月份的比例来大致估计全年IF值,再加上数据入库的延迟,结合相关系数预测2025年IF,结果将接近实际数据。
有些文章因其独特性或时效性,可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关注,导致大量引用,实时IF也因此上升。因此,计算实时IF能帮助我们预测期刊的未来影响力。
根据LetPub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生物医学》的实时IF为8.482。综合当前的引用趋势、发文量变化以及热点文章的引用情况,预测2025年影响因子有可能达到约10.4,较2024年的9有显著提升。
使用尊龙凯时的SCI论文英语润色服务,可以有效提高稿件的接受率,助力您在《生物医学》等顶尖期刊的发表。若您想了解其他期刊2025年的IF预测值,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